其他
荐读 | 要潜入树的神秘世界,你得先学会树的语言(赠书)
关注自然说·读书会的伙伴们应该对德国大叔彼得·渥雷本不陌生吧?他的《大自然的社交网络》、《森林的奇妙旅行》和《动物的内心戏》在我们的荐读栏目推出后,后台收到了一批大叔粉的留言,表示要跟随大叔的脚步走进森林、亲近自然。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的《树的秘密语言》里,彼得·渥雷本告诉你如何倾听树语,潜入树的秘密世界,和树木们拥有一段美妙的发现之旅。
《树的秘密语言》
[德]彼得·渥雷本 著 陈怡欣译
假设影视剧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个人受挫气急败坏,朝跑过来的小猫小狗踹了两脚发泄情绪,除了小猫小狗支哇乱叫着逃开,可能很多观众也会替小动物抗议:这是虐待,小动物会疼啊。
但是,如果把小猫小狗换成一棵……无论什么类型的树呢?一个人在树上踹两脚,或者气愤至极用头“咚咚”撞树,树躲不开也发不出人类能听到的声音,许多观众的感受甚至关注点估计有所不同:这人拿头去撞树,头疼不疼啊?
那这棵树的感受呢?它受到撞击后有什么反应,它会不会疼呢?
在读《树的秘密语言》一书之前,我几乎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或许在该书作者彼得·渥雷本看来,这就是许多人对待植物的态度——将动物当作有感觉、能传达信息的“生物”,而把植物当作了自行运作的“生物机器人”,因此即便轻率地对待植物,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是这样对待植物真的没问题吗?
树能感知痛苦吗?
彼得·渥雷本在《树的秘密语言》中提到,“植物除了有通信能力外,还有其它的能力,比如感觉。当昆虫啃噬树皮时,树木一定会感到疼痛,同时释放出防御物质,警告附近的同伴防范应变。但对多数人而言,承认树木有感觉,是很离谱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正视目前科学界的研究成果,在高喊善待动物的同时,植物也应该享受同样的待遇,但目前我们的社会却离这一步还很遥远。”
或许是每本书的侧重点不同,作者在本书中对此并没有更多展开。本着审慎的态度,我或许还要更多的资料、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答案。但问题的出现,或许本身就能带来一些改变。
养得病殃殃甚至养死了,会有辜负一个生命的愧疚感甚至负罪感,太沉重了。
那当时的潜意识,是觉得植物更好养活,还是养不活它没有愧疚感呢?已难以追问。但现在,我已经无法平静面对阳台那棵因为影响晾衣服而被我随意剪掉枝条的九里香了。
有趣的文字,传递树的肢体语言
“如果能与树木沟通,想要进一步了解它们应该就比较容易了。可惜目前人类还没有发明与树木沟通的词典或专用译码机。”彼得·渥雷本在书中感慨。
即便如此,基于自己多年来对树木的观察和了解,他还是找到了人类倾听树的“声音”的一些途径和办法,那就是通过树的肢体语言。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树木,彼得·渥雷本先是给了一个全景——人类的生存与树木的交替,树木的整体状态等,然后镜头缓缓推进到树的外观,先后聚焦树根、树干、树皮、树枝、树叶……
在这里,大树“有智慧”。它们在遭受威胁时,会释放一些化学物质,通知周围的同伴“有危险”;甚至深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道理,通知敌人的天敌来给自己解围。
树与树之间也像人一样,有“竞争”有“合作”。生长在欧洲的桦树,下垂枝条可不是为了展现动人身姿,而是鞭打身边试图与自己比高的竞争对手的顶芽;在天然环境中,假如有的树生病了,附近健康的树木会通过纤细的根毛赠给它“甜品”——那些用以维持生命的糖液。
作者善用比喻——把树根比作树的“心脏、双脚、嘴唇”,从树叶则能看出这棵树是“胆小鬼”,还是“冒险家”;也能化繁为简,将一些抽象概念叙述得具象化。
比如当温带气旋来袭,树干的根株必须承受因杠杆效应而产生的巨大阻力,有多“巨大”呢?“12级风的阻力换成结果是1000牛/米(kilonewtonmeter),这个物理单位表示树木正承受着一股约100吨重量的推理。难怪有些树木遇强风时,就如火柴棒,被轻易拦腰折断。”
说到原生林的生长状态,很多小树都在母树的庇护下,凭借母树树冠漏下来的一点点阳光,谨慎生长。它们只有等待母树死亡,露出一大片空间,才有可能长大,而且只有一棵树能从中脱颖而出。
或许担心读者不懂这种等待有多漫长,作者把那些慢慢生长的小树,比作皇储,“它们的命运就如英国查尔斯王子,几乎要经历无限漫长的等待,才能接班。”
这下不仅懂了,还笑了。
从了解它开始,尊重它,善待它
这本书讲述树木本身,也讲述树与树的关系,树与真菌、鸟虫等邻居的关系,更有树与人类的关系。正如本书扉页上的那句话,“不只写树,更写人与树的联结。”
人类繁衍生息和树木世代更替息息相关,但是人类的活动也对树木产生了巨大影响。
除了众所周知的人类砍伐造成原生森林面积的缩减,还包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大型农作机具压实了土壤,会影响到树根吸收养料,无法将根扎得更深;雪后撒的融雪盐,融化后渗进路边土壤,也会给道边的树木带来威胁。
甚至人类一些自以为善意的举动,也很可能对树的生活造成困扰——以为给树留有足够的空间会让它充分沐浴阳光,更好成长。但如果是两棵已经“结为朋友”的树,把其中一颗树移走,只会使得剩下的这棵树缺少支撑,真菌从两棵树的树根连接处乘虚而入,最终孤独地死去。
当气候变迁成为环保的重要议题,人们也意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那么,人类应对气候变迁的措施,对树木甚至整个生态系统会不会也有负面的影响呢?
作者指出一个个问题,又不厌其烦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本很实用的“养树指导手册”。
而作者提出的这一个个问题,是关于树的问题,也是关于人的问题。切莫说人类帮助它们茁壮成长,才能持续享受树木的馈赠,当你看了解到它们精巧神奇的运行机制、拼尽全力的生存努力,又怎能不肃然起敬?
尊重它、善待它,让我们从了解它开始。
图片由北京紫图图书授权使用。
“自然说”读书会
“自然说”读书会是自然之友全新推出的知识品牌,自2018年12月发起以来,为读者严选自然与环保领域好书,为爱书人建立社群,发起阅读推广活动,产出创意音视频课程,为绿色公民参与自然之友打开全新的入口。
2017年,我们新开通了服务号,自然之友的捐赠人及志愿者都在这里,查询每月捐赠公示、捐赠人专属福利活动、有意思的志愿信息,都在这里~